人民日報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雜志社主辦
“村BA”等“村”字頭文體活動近年來受到廣大農民的喜愛,但火熱出圈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新問題。近日,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三營鎮村民向本報反映,當地有的農民籃球賽出現參賽球員農民身份引發爭議的問題,希望引起關注和解決。
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多的機構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客戶服務中。智能客服節省了人力成本,且可以隨時提供服務,但許多讀者反映智能客服不夠智能,回答不了疑問,而相應減少的人工客服往往“忙線中”,導致難解決問題。
乘坐擺渡車,從景區門口到主景點游覽,或者從一個景點快捷地前往另一個景點,是旅游景區游客的常規選擇。景區設置擺渡車,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還可為游客節省時間和體力。然而,不少游客遇到過景區的擺渡車收費高、服務差、強制消費等問題。大家呼吁,擺渡車應當回歸其設置初衷,服務游客,保護環境,讓游客在景區游玩更舒心。
近年來,城市鄉村路網都有了極大提升,但“半截子路”如同交通脈絡中的“梗阻”,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還可能增加應急救援難度,影響道路交通安全。近來,不少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半截子路”問題。
2024年12月18日,有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網友反映,天津市河北區交管部門在未征求街道意見的情況下,印發紅頭文件向街道攤派禁止酒駕醉駕“大勸導”專項工作任務。隨后,記者拿到了一份以“天津市河北區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名義,于2024年12月14日印發的文件《關于開展禁止酒駕醉駕“大勸導”專項工作的通知》。近日,記者前往天津市河北區對該問題進行調查采訪。
消防通道是緊急情況下的“生命線”。一旦發生險情,暢通無阻的消防通道能確保救援人員第一時間帶著專業設備到達現場展開救援,為救助被困人員爭取寶貴時間。然而,近來不少讀者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消防通道被堵塞,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據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哈拉直溝河沿岸多數村莊位于“兩山夾一溝”的溝谷地帶,村莊污水垃圾容易向低處河溝流動。部分沿河溝農村生活污水還未得到有效治理,對外直排,垃圾清理收集上也存在盲點。
冬季來臨,供暖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暖氣熱不熱、室內溫度能否達標,直接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感。然而,在實際供暖過程中,一些地方仍存在暖氣不熱、供暖不穩定等問題,給群眾生活帶來困擾。近日,圍繞保障供暖工作,不少讀者、網友來信、留言反映問題,并積極建言獻策。
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正穩步推進,在打擊失信行為,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保護群眾權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還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內容,比如加強對個人信用信息的保護,建立信用修復機制等。近來,許多讀者來信,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出意見建議。
近日,甘肅嘉峪關市陽光金水灣小區的一名住戶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他最近購買了一輛插電混動新能源汽車,沒想到小區物業公司以消防安全為由,不允許業主在地下車庫安裝充電樁,現在只能到處找公共充電樁,充電價格高,還不方便。
不少讀者來信反映,直播帶貨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暴露出一些問題。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在“買買買”的熱鬧表象下都有著各自的煩惱。《直播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2024年度)》顯示,截至2023年12月,直播電商用戶達到5.97億,占網民整體的54.7%,同比增長15.9%。
“百忙之中來領個對象吧”“咱們這邊優質男士很多,給您牽線優質伴侶”……近年來,婚姻中介服務成為許多單身人士尋找配偶的途徑之一。然而,應為人們搭建幸福橋梁的婚介機構,卻屢屢出現誘導消費、虛假宣傳、合同埋雷等問題,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更造成了大眾對婚姻中介服務的信任危機。
面臨甲醛檢測治理市場“假檢測、假清除”問題,專家、讀者呼吁:室內空氣檢測行業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有關部門須進一步明確檢測標準和操作規程,規制“一手檢測、一手治理”的商業模式;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和身體健康的商家,應嚴肅查處。
相對于城市,農村地區地域廣、居住分散,監管難度較大。許多小商販利用農村地區監管人力相對不足的漏洞,售賣“山寨”食品。浙江寧波市讀者鄭建鋼發現,農村“山寨”食品大多由附近的小商品店、集市或者批發市場售賣,產自小作坊,沒有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正品售價高,購買量少,小商品店一般不進貨。此外,農村消費者對不同商標的區別不敏感,買到‘山寨’貨也缺乏投訴的意識?!?/p>
備耕備種,農資先行。包括種子、農藥、化肥、農機等在內的農資安全,一頭連著田間地頭的來年收成,關乎廣大農民福祉;一頭連著全國人民的菜籃飯碗,關乎糧食安全。近年來,有關部門從嚴查處假冒偽劣農資,護航農業安全生產。然而,農資制假售假、虛假宣傳、貨不對板等問題依然存在。
什么是“甲醛房”?一些房東或中介公司為吸引租客,將舊屋翻新后出租。為節省成本,使用低價裝修材料或廉價家具。一些劣質裝飾材料含有并釋放大量甲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有害物質,如直接居住,可能對居住者健康造成威脅。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進步,許多城市建立了智慧城市系統,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手段,為市民提供更高效的服務。與此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如讀者來信所說,一些智能設施建好后缺乏維護成了擺設,還有的存在數據共享不足、安全性隱私性保護亟待加強等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于城市綠地越來越重視。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綠地不可或缺;而限于城市空間,綠地又不可多得。如何解決城市空間不足與綠色需要的矛盾?近來,記者分赴多地,探訪多個城市的綠地建設,看各地如何在保持城市生態系統穩定的同時,讓市民通過城市綠地親近自然、享受自然。